大家好,我是發菜,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關于新媒體寫作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從接觸新媒體到現在呢,我遇到過超過200位新媒體作者。他們當中有的人持續寫作超過1000天,有的呢借助新媒體賣出了產品,還有的人用心媒體打造出了個人品牌。和大家溝通之后,我發現并不是說大咖或者牛人沒有迷茫過。相反,很多的寫作高手,他們不斷的遇到瓶頸,不斷的遇到迷茫。那他們是怎么樣處理的呢?最近我跟這些寫作高手進行一些溝通,也整理了他們越過瓶頸的一些方法。那現在分享給大家。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的就是新媒體寫作,任何一個人都會經歷這么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準備期。你可能還沒開始寫,你可能還在糾結,要不要寫,在哪兒寫?或者起個什么樣的公眾號等等。這些呢,都屬于新媒體寫作的準備期,你還沒有開始動。第二階段呢,是成長期。這個時候。你主要關注每天發什么?被抄襲了,怎么辦?要不要蹭熱點?等等。你每天在想的都是關于新媒體寫作的實際問題。第三個階段呢,是平靜期。通過第二階段的努力和時間積累。你會追求更多的質變??赡艿诙A段。你總是在寫文章,但是閱讀量也不高。沒有怎么漲粉?那在第三階段你想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賣貨,或者打品牌這些的目的。當然,第三階段平靜期。不是說過了這個階段之后就好了。這個一路很順利了。相反。瓶頸期它有階段。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瓶頸期。所謂成長,只要也就是不斷的突破一個又一個的瓶頸。
剛才說到了我和那些寫作的達人或者高手溝通了之后總結出來一些常見的問題,或者常見的瓶頸。那么這次先向大家分享其中的一部分吧。
第一個。有很多小伙伴比較關心的是,現在公眾號都泛濫了,公眾號有上千萬個。很多人不會像以前那么關注公眾號了,那這時候寫什么比較好?實際上公眾號呢,從2014年開始就有人在唱衰。認為進入了紅利期。但是呢,我們可以發現。2016年將,張翰,一只貓,還有一個人聽,等等。這些公眾號都是可以崛起的。從零開始做。粉絲做到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所以。大家沒必要糾結在公眾號是不是泛濫?是不是糾結紅利期的問題上,而是把精力放在你的內容上。你的內容有質量。粉絲就會跟著你。相反的不少人在2013年注冊的公眾號。理所應當他注冊的早,按理說應該成為大號。但是很遺憾,成功者并不多。其實不管是博客時期、人人網時期、微博時期還是現在的公眾號時期。大家持續關注的,都是那些有趣的或者有料的公眾號,只要你足夠的有趣和有料。那么。你的公眾號什么時候進入都不算晚。
第二個問題,大家可能會關注的是在沒有什么名氣的時候怎么樣做自我介紹,能夠更有利于宣傳自己。在沒有名氣的時候呢?我不建議你把太多精力放在自己的宣傳上。而是先要保證自己的內容,穩定的規律的輸出。當然,假如你很想讓自己的簡書主頁或者微博描述能夠加點分,那么你現在沒有任何拿的出手的資歷的話,你可以參考這四種方法:你可以在你的微博簡介或者簡書簡介上列出你的學歷和證書。第二,你可以把你的籍貫寫出來,因為確實有人在自我介紹上寫著“我來自于毛主席的老家”,等等。這也是一個能為你的微博或者簡書描述部分加分的一個選項。第三呢,你可以說你是實踐者,或者執行者??赡苣硞€理念不是你提出的,但是你正在實踐。比如說你說自己是自品牌理念的實踐者。言外之意。自品牌理念不是你提出來的,你是在學習與實踐。第四呢,你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可以說,你寫你的獨特標簽比如說職場辣媽、斜杠青年、英語達人、跑步狂人,等等。
第三個問題,有很多小伙伴會關注剛注冊的公眾號幾天發一篇文章比較好。那在這建議大家的文章數量不用去糾結,按照自己的精力來定。不過,如果你還沒有拿到原創標簽的話,或者還沒有度過今日頭條的新手期,那前期盡量是每天更新一篇。拿到原創標簽之后呢?如果你精力確實不夠。那么你可以嘗試每周發1到3篇。低于這個頻率了別人就基本記不住你這個品牌了,公眾號基本上會掉粉的。
第四個問題呢,有些人會關注老板的公眾號和公司的公眾號,怎么樣去定位。怎么樣去互補。公司的公眾號和個人公眾號呢,其實互補去做營銷是一種很好的新媒體營銷方式。其中公司的公眾號,可以重點突出企業營銷內容,包括像新品介紹了、促銷信息了、線下活動了,等等。沒必要打出太多的情懷這個牌。因為別人明明知道你是一個企業號還來關注你。一定是希望得到相關的服務呢。而老板公眾號呢,可以增加一些溫度感可以發的內容包括:創業感悟,用人心得,對行業的看法,公司新鮮事等等。簡單的說呢,就是用公司的公眾號來發廣告。用老板的公眾號,來籠絡人心。
第五個問題,有些小伙伴會關注說,公眾號一定要發文章嗎?我看有的公眾號會推送圖片之類的。而實際上在互聯網打造個人品牌,一定是要發內容的,但是內容不止是文章,還包括圖片,視頻等等。但是由于圖片和視頻,對于初學者來說呢難度更大。所以建議大家先從文字開始。以后再逐漸的增加圖片和視頻。當然,假如說你本來就是一個設計師或者你是一個視頻達人。那么你當然可以直接推送圖片視頻。
OK,今天發菜就跟大家分享新媒體寫作常見的這幾個問題,還有一些問題我們下次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