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有人發帖子說自己底薪太低,然后想起前段時間幾個朋友要找工作時的對話,跟大家分享下找工作談工資和在職期間漲薪水的心得。
首先,從找工作的角度,要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找工作的個人和招聘的公司是相互面試的過程,找工作不是求工作!
1. 面試通知細節就能看出這個公司是否人性化,這里面可能有幾個部分會參與,人事部,該職位主管,經理等等,
如果只有面試地址,沒有行車路線的,建議大家就不要去了。大部分面試者去的是一個陌生的環境,路線不熟很正常,而面試通知不加以引導,面試者可能會走很多冤枉路,浪費時間。
2. 面試時間:碰到特殊情況,面試時間一般可以延遲,延期。有次我去面試,下了車之后大雨傾盆,打傘都沒用,在公交站臺等了半小時,導致面試遲到。見面后第一句話就是不是讓你X點來么,怎么現在才來,很屌的樣子?我就法克了。
3. 面試的時候都會談及待遇的問題,這個是一個談判的過程,建議不要太早太直接暴露自己的底,
如果我去面試,我的預期是5K(不包食宿,無補貼),會先了解其他政策,比如食宿問題,大家都知道食宿也是一筆開支,這是民生問題,也是剛剛踏入社會者比較在意的。
回答1,不包食宿,沒有補貼,那是就會報5K,因為公司這塊沒有任何投入
回答2,不包食宿,有補貼,那就可以降一點,公司畢竟有投入
回答3,包食宿,如果不用則無補貼,同2,公司不會為自己開小灶
回答4,包食宿,如果不用則有補貼,那還可以降一點,因為這個公司更加人性化
從個人角度來看,公司會認為我考慮問題比較全面。
如果是做業務員的話,那考慮的細節就更多:產品;提成比例;提成發放周期;平臺;展會;車補;話補等等,
總的來說,談判的時候盡量要多談幾個回合。
在職期間提加薪,我覺得,說什么自己每個月固定開支太多,比如房貸車貸等,要求加薪的話,個人表示無語。
如果自己完全能勝任目前的工作,而且表現突出,那也要在幾個時間節點去提加薪要求,比如轉正半年,1年等。
還有不同的工作就要具體分析了!
每份工作都是一個學習、進步的機會,員工擔心做的不好被炒掉,公司擔心員工做的不爽而離開。